经山掠海知高远
张小燕自1974年至今,曾多次访问日本,每次任务、目的不同,身份也有变化,但都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少年的记忆石上刻,她现在仍然能够记起 第一次赴日出访时曾经走过哪些地方,有过什么见闻和奇遇。1982年第三次访日的经历,对于她的意义尤其重大。当时,面向当地数以千计的观众,她第一次展示蛇拳,竟意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记得当年的武术类杂志上对此有许多报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评议张小燕的蛇拳演练是“压倒所有大男子的表演”。不久前,张小燕给我发来了一张日文旧报纸的照片。她的玉照赫然当中,年轻美貌,俨如明星。我虽然看不懂上面的全部内容,但从认得的汉字上还是能够推断得出,这正是那一让我四十年来难以忘怀的评语的出处。
当时,有《北国日报》、《东京新闻》等多家日本报纸就张小燕的蛇拳表演撰文宣传,电视台也闻风而动,在介绍中国武术代表团到访情况的节目中突出张小燕的部分,并借此向日本女性发出号召:学习蛇拳,柔动筋骨,健体安康。
尽管张小燕对猝然降临的爆红没有心理准备,但面对媒体与观众的关注,她表现出了合体的风度和冷静,接受媒体采访时平和而从容,因而更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在日逗留的时间不长,她却交到了不少朋友,通过友好交流,使对方增进了对新中国和中华武术的了解,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感动。

在教练陈顺安的指导下精练蛇拳
消息传到国内,首先是张小燕家乡的《浙江日报》对她进行了追踪采访,对她在日期间的优异表现大加宣扬,其他报刊与杂志随即转载或引述,令她与她的蛇拳声名大震、美誉远播。
头顶媒体以绚烂文笔授予的“蛇拳女王”桂冠,张小燕在日后的许多次出访、晚会、联欢慰问等活动中,每每表演此技,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参加比赛时,更因而倍受瞩目。她说:“蛇拳成为了我的招牌套路,这使我决心一定要下功夫练好它!”

1974年的中国武术少年访日代表团团员合影
相 对于荣耀带来的感受,或许因为张小燕后来又有过多次类似的际遇,所以她如今更加珍惜和怀念那时在每次出访过程中的获益与提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公出访,承担的是国家交予的展示形象、联结友谊的重任,因此入选中国武术代表团的武术界人士、教练员与运动员,事先都要接受很长时间的集中培训,通过学习了解形势、明确纪律、规范行为;通过反复排演,提高技艺水平,加强默契配合,以适应在异国他乡舞台上的特殊需求。为达到目的,有关部门会配备精明强干的教练严格管理,充实德艺双馨的前辈武术家起传帮带的作用。这往往被张小燕等对自身有着更高要求的年轻团员,当做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张小燕经常提起当年一起同行的优秀教练员和老武术家们对自己的指导帮助。譬如北京队的吴彬、李俊峰教练,自己从 他们身上学到了严谨、正规、讲究科学的工作作风;还有安徽队的陈道云教练,从她高超的剑术中,自己不仅学到了技巧和方法,对于套路演练中节奏的把握,气势、韵味、精神意识的体现,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张小燕的太极拳演练
又譬如著名太极拳大家李天骥、形意拳大师何福生、八卦掌大师沙国政等,都对他们进行过精心传授和指教,使张小燕更加认识并理会到武术内在功夫的深奥玄妙。她的蛇拳便深受沙老师八卦身法与劲道运用的影响;何老师的言传身教,也让她对“内三合”、“外三合”的理念和方法愈发明了;李老师手把手教的太极拳、剑,更启发了她钻研这门武术的兴趣,为 后来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基础,裨益延绵至今。
2020年,经武术名家赵长军兄的引介,我加入了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叱咤武坛的“太极王子”陈思坦先生组建的微信群。群里云集了数百位武术界的当年名将,有很多都是我最为喜爱的“影武双星”。他们分处世界各地,线下难得相见,都视该群为交流互通、增进了解和友谊的平台,时常会将自己参加各类武术活动的信息发来分享。
一天,我从中看到了一则张小燕在法国公开表演的视频。她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演练了一趟颇具太极韵味的刀术,雍容华贵的气度和深厚扎实的功底完美结合,格外迷人。我看得入神,很是喜欢,便下载后做了一番剪辑,制成短片,又发在了群里。我的剪辑技术不足为道,但作品显比原片更紧凑,得到了群友们的夸赞,也引起了张小燕的注意。
时隔不到两年,在2022年年底,国内防疫政策调整之初,我不慎中招新冠,呆在四川都江堰的家里闭门调养期间,连续制作了116个短视频,名为“影武双星百人榜”,其中便有关于张小燕的一个。张小燕在群里见到,予以了夸奖和鼓励,我们也就势建立了联系。
通过微信交往,张小燕给我的感觉是性格率真单纯,在交流中很少拐弯抹角、遮遮掩掩,而是有话就说,即便涉及自己的生活隐私,也从不虚饰躲闪,表现得坦诚而热情。对我这样一个从未谋面、充其量算是略有所闻的自媒体人,她竟没有什么提防和警惕,拿出自己各个时期的留影,包括与家人、朋友的合照,还有收藏多年的各种关于她的新闻报道、文字资料,一股脑地发给了我。她的理由非常简单,一是“我喜欢拍照”,二是“我愿意分享”。我从中感受到莫大的信任,联想到最初的视若天人、仰之弥高,更有一份莫大的荣幸。
